数理科学学院2025年第五期研究生论坛顺利举办

来源:数理科学学院 作者:吴森审核:郑仟发布时间:2025-04-18 16:07 浏览次数:


非线性光科学与量子技术研究团队于2025年4月3日举行第五期研究生论坛,全体成员和各位导师共同参加。这次组会由两名研一学生和两名研二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然后老师与同学们对汇报内容进行学术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吴森:本次组会对近期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汇报,以Manakov系统的背景介绍进行展开,展示了Manakov系统的三种矢量孤子解,引出了我们正在做的跳动孤子。我们的工作是研究具有四波混频项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通过变换转化为Manakov方程,利用该方程的亮暗孤子叠加得到原方程的跳动孤子。我们指出四波混频参数会使系统的总密度呈现出周期性,会影响系统的对称性,会使得孤子的振幅发生变化,并给出了相应的相图标注了各个分区导致的不同动力学现象。

俞可欣:本研究聚焦于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中单孤子与多孤子脉冲的动态特性及其编码信息存储潜力。通过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旨在揭示孤子脉冲的形成机制、偏振演化规律及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为光纤通信与高精度激光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数值模拟方法分步傅里叶法:用于线性项(色散、双折射)的频域求解。四阶龙格库塔法:用于非线性项(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的时域迭代。光路循环模拟:5000圈循环模拟脉冲演化,对比实验与仿真结果。耦合非线性方程能准确描述光纤中孤子脉冲的动态演化。实验与仿真结合的方法为复杂光路设计提供了高效验证工具。

杨丹丰:本次组会汇报了旋转 Rydberg-修饰 BECs 中 PT-对称涡旋孤子的研究进展。通过平方算符法 (SOM) 数值求解非局域 GPE,研究了孤子的稳定性和拓扑相位特性,并结合线性稳定性分析探讨了 PT 对称破缺及旋转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六核涡旋孤子的稳定性受拓扑荷数 m 和旋转频率 ω 影响,其中正拓扑荷孤子比负拓扑荷更稳定,且非局域参数 σ过大可能破坏稳定性。相比标准 BECs,Rydberg 作用与 PT 势场可有效调控孤子结构和稳定性,为研究高维旋转 BECs 中的非线性拓扑激发提供了新思路。

高成:本次组会汇报了智能纳米纤维口罩及其呼吸监测的研究进展。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结合,研究了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厚度与粗糙度对TENG性能的影响以及掺杂不同形貌的银对SERS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PAN-PVDF)结构下,摩擦电电压随表面粗糙度和电极层和导电层的表面之间的差距距离的减小而增加;在拉曼激光的照射下,纤维素中掺杂的银可以大大增强目标分子的拉曼信号。相比于商业口罩,实现了智能口罩的自供电和低浓度的目标分子拉曼检测,使在手机上实时远程监控使用者的呼吸频率等物理指标和携带的病毒等生化指标成为可能。